写在2014-发现更大的世界

圣诞刚过,元旦马上就到。经历了一场洋节与传统节日之争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些都是商家的节日。与一群狐朋狗友在一起吃饭聊天嗨皮过节最好不过了,家人不懂我们的圣诞为何要以苹果祝福今夜,商家也只懂苹果圣诞一定要涨价,团购一家嗨吃店,订两张电影票,冬夜里也算在诺大的都市有了些许的存在感。酒店餐馆酒吧电影院,订不上房,没有餐位,没有连续的座位时存在感瞬间爆满,原来你不孤单,只是商家让你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你的存在,他们将不复存在。

平安夜那天公司互动礼物,作为天使要给抽到的国王一件礼物。当天在大群里,各种刷新爆棚,从吃的小蛋糕到围巾,从一盒鸡蛋到早早孕试纸条,各种刷新三观,唯独技术中心的各位同事思索良久不知送些什么为好,这里当然有我,回家想了想,零食吃过后满足了味蕾也没留下太多意义,男士送大龄女士(某部门总监)围巾也略不妥当,忽然一想送本书吧,OK,就此敲定,到某东上就买了本科普类的《数学之美》,第二天到货。同事还在愁眉苦脸想礼物时,我买的书已经送到,同事一看这书,惊呆了,数学!数学!大学最讨厌的课程或许就有数学吧,应该还有English,但我却自我感觉良好,科普读物应该还算中规中矩。委托前台送给国王,依照规则,国王需要到公司QQ群里晒一下天使送的礼品,结果到最后一天我送出的礼物也没有上榜,或许真被同事说中,看到书名大致已经让人生厌了。虽然此书我只看到几篇博客,也算有些了解,不至于让人犯困或者流于形式,但为什么总是有人对数学英语有这么大的抵触呢?大学的阴影这么深?也罢,自己又去买了一本,细细读来,饶有趣味,美字当之有属。

到除夕夜那天,来北京整整一年了。告别济南,告别生活了五年的那座城市,一路向北,一路向前。有人说,处女座是最难以做出改变的一个星座,我觉得不单是处女座,大多数人应该也是如此,活在舒适区才能找到安全感,不论是从群居动物的生活习性还是从精神层面的心理动机,都不难解释。记得是正月初几,和房东提前说好了要走,当天搬东西,也快要搬完了,但是太晚了走不了,和房东商量一下能不能借助一晚上,房东直言不行,直接给以白眼相向,必须今晚搬完,索性将东西都搬出来直接放到了两个同学家里,到大西边另外一同学家里借住了一晚,第二天带着东西踏上回家的归途。这次回家算是全盘清空,归位为零的一次回家。交接完工作,告别了房租,告别了夏雨荷,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家。自从奶奶去世后,家里瞬间冷清了很多,虽然奶奶最后那几年身体有恙但还是硬朗,能够自己在家做饭虽然需要拄着拐棍,但每次回到家打开家门,喊一声奶奶,奶奶一定会迅速打开门,年老皱纹可见,但泛着的笑也从不消失,只是,现在变成了回忆。记得在济南的有一天晚上,在写关于奶奶的一篇文章,写到深处,自己竟也止不住的开始哽噎,最后失控的哭了起来,马上关上房门生怕隔壁听到,但是还是止不住的哭,回头想想那么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走了,到最后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如果我在或许她就不会走得那么快,或许她走的时候还是有一丝的念想,或许...没有如果...只愿奶奶在天堂过得好。

之前很喜欢听一首歌,刘惜君的《我很快乐》一个人骑自行车时,跑步时,工作郁闷时,忍不住哼哼一几句,矫情的人说这是疗伤,淡定的人说这是一种假装,何必追问为什么,想唱就唱,给自己一个空间释放,自由飞翔。枷锁会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如何看待就看自己了。

---断片---

2015年已经到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只是感觉时间越发的紧张,一年一晃眼就过去了。从一家公司到另外一家公司,工作地点换了,工作内容不变。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的变迁,不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节奏都在发生着变化。在济南的朝九晚五双休日变成了朝九晚九单休日,虽然喜欢这样的快节奏,但有时也难免会问许多为什么,当你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时这一切也就变的毫无所以。

第一份工作算是偶然。来北京时先是投靠在一哥们那里,我的台式电脑是快递到他公司里去的,那天去公司拿电脑恰好碰到他老板,简单寒暄几句了,后来了解到公司准备发展Android这块,过几天又去具体聊了一次,感觉合拍,遂决定留下。之前公司没有Android基础,团队需要慢慢组建,起初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配合PC端开发Android端的一款产品,在这期间也去过几次招聘会招人,但是都无疾而终,归之原因:学历、薪资两点,基本上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有一到两年工作经验的人,最看重的两点:薪资、个人发展基本都会被否定。公司本身属于国企性质,对学历、薪资卡的特别死,导致有些不错的面试者不想来,后来想了一下,这或许就是体制。在招聘的时候曾经去过一家培训机构的现场招聘会,最后的一次招聘彻底让我把这家机构拉入了黑名单。招聘的时候各种刷题,学生根本就不是来面试的,仅仅是为了从面试官手里套几个面试题而已。从机构培训出来的都像机器人一样,每个问题的回答一模一样,错了都错了,真的不知道独立思考的能力去哪儿了?只能说现在的毕业生为了弥补大学时代荒废的时光需要付出的代价有些惨痛。

当工作进行到8月份,两个项目同时都在进行,一个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另外的一个项目也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有时你就会发现有些项目你可以来协调处理,但你又无法调动资源时,这才是最悲剧的。后面的项目就是一个例证,在焦灼了几个月后,最终的决定就是离职。临走之前老板找我聊了很长时间,说可以养着我这个人,空闲时间积累技术,但我还是拒绝了,因为我不是一个太过懒惰的人,我不喜欢太过安逸的生活,生来讨厌,这种观点或许不太容易改变。8月份提出离职办完手续,8月中旬入职新公司,时间档期满满,没有一丝空闲,到新公司的第一天,上午办完入职手续,下午拿到UI设计图,第二天进入工作状态,一个新的起点就此开始。

一个新的开始,一个天天加班的开始,由于新项目工期很紧,只能快马加鞭加班赶工,用最快的速度赶在11月中旬上线。但是,但是,也就在项目进入测试阶段时,一个坏消息就开始蔓延,项目要停工,大裁员。就这样,一个项目就此告一段落,绿色的同事纷纷离开,留下的是原来红色的同事。就此体验到互联网的残酷,要么速度死掉,要么迅速崛起,很显然我们是前者,虽然我身为红色的员工,但做着绿色的项目,到最后才发现,红色的同事也开始离开,那么我要什么选择?

前几天还说北京一年了,竟然没去多少地方,直到上周骑自行车出去玩才发现自己也是去了不少地方。骑着自行车溜达或许是一种游览京城最靠谱的方式,当你穿过一个个胡同,看到熟悉的地铁站,走过熟悉的上下班路线,碰上你经常坐过的公交车,就会发现北京原来一直在心里。当地铁涨价后大家都在讨论怎么坐班车怎么走最划算,当每天忙忙碌碌的像一枚打地鼠一样穿梭在各大地铁线上时,周末停下来走一走,不去西单不去王府井,只是去看看小街,只是去和地道北京腔儿的土著们聊聊天,生活也算充实。

爱情婚姻这事,大家是越提越少,记得大学毕业那几年大家都还在讨论谁和谁谈着、谁和谁要结婚了,今年就没几个人在说了,突然发现压力越来越小了,哈哈。宿舍最小的哥们14年结婚了,当初我们还打赌,我肯定要比他谈恋爱结婚晚,果不其然。分手了、恋爱了、结婚了,一切都顺其自然。所有的该来的都会来,着急吗?

感谢两家公司的同事,感谢哥们朋友们的照顾,北京一年多谢有你们。

拥抱2015,拥抱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