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一)

第一次去北京是在4年前的暑假,高考刚刚完分数还没有下来,家里农活也已经忙完,本想去县城酒店端盘子或者刷碗的活儿,无奈于住宿也不方便,也便作罢。正巧我哥们他爸在北京当包工头,然后他也想去帮忙,遂决定跟他一块去北京当次“农民工”。这也是记忆中的第一次去首都,当时心情有点激动,什么也不知道,傻里傻气地坐着从老家直达北京的长途客车就奔去了。刚下车时还没有什么特别,跟县城同样的车站,同样的拥挤,还有各式的小商小贩、拉客的司机师傅,但是你听到的话语开始混杂起来,山东话、四川话、东北话,此刻才让你明白这是一个都市。

对于工地上的体力活来说,算是小kiss,农村孩子出来的,几乎没有说扛钢管还需要三步一休息的情况。当时在那儿的主要工作强电布管和天然气锅炉安装。一开始在朝阳门南小街做强电布管,那是在孚王府内的一座私人宅院施工,我和村里的两个叔叔在一块做强电安装,在那儿不是很忙的做了大约一周,搬搬走线管、做做接地的小活,其间还兼任着伙夫的职位,负责我们每天的食材采购、偶尔也会下下厨房(有锅、有火就是厨房吧),做做小菜、下面条之类的事儿,还算是比较乐呵。跟我一块的哥们由于有别的工地就被安排到别处去了,没跟我在一块。

这个工地由于是私人宅院,管理比较严格,每天晚上都会定点关门,所以也没怎么出去逛逛,当时对北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过了一个多星期由于要开奥运会,北京开始限制工地施工,当时虽然没有每处工地来核查,但是采取了外地车辆限行、黄标车禁入的办法,导致原材料运不进来,让很多工地老板都着急了,因为工期合同已经签好,延期就很难办,我们这个工地当然也没能幸免,最后只能停工。幸运的是,我们在另外一个工地的活儿可以继续进行,因为锅炉部件早已经到货而且安装不涉及到地上施工,所以很自然就搬到另外一个的工地去了。终于跟我那 哥们聚在一块干活了,兴奋。兴奋之余看到几千斤重的锅炉片未免又是一身冷汗,这庞然大物到底怎么安装?这东东又是从哪儿运到地下10多米的?等到施工那天才发现,原来我的问题都是废话一堆:“捣链”(家乡话是这样说,具体学名没考究)、法兰片、空调出风口、一米长的大扳手、玻璃丝完全解决那些问题。

好奇心,就是好奇心在驱动着我每天在思考。那是每天在地下室工作,吃饭也是地下室,也至于每天中午都得出来见见阳光,否则下午再出来眼睛就有点受不了。每天8点开始干活,我们大约有十来人外加2个技术工程师(还是老乡,哈哈)一块实施。从一片的吊装、封装玻璃丝、涂胶、入轨、蛮力扣死这几个过程,差不多这一片才能安安稳稳坐上锅炉底座,就是这样一步步的才把一座18片的锅炉安装完成。依稀的记得大约每天才装4-5片的样子,由此可以想象那一片的重量。不过遗憾的一点是我回家后听说,锅炉压力测试没有通过,加压测试后片片之间会冒火星,可能还是当时封胶时用力不够,囧,后来也不知道怎么解决的那个问题。在那儿还有一件事情比较深刻,那就是饭量,每天中午在那儿看家的叔叔都会去菜市场买大油饼,然后买上一批葱,开饭的时候就对我们大喊一声:开饭了!每人半张饼,两棵大葱!抓紧了!来晚的没有了!我跟哥们都会呼呼地洗完手就直奔油饼袋。半张饼卷2棵大葱,哈哈。现在走在大街上看到有烙油饼,看看油饼那半径,怎么想也敢想自己一顿饭就吃半张饼,现在的饭量也就是三个馒头的量了。

在这之间还发生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某天我跟哥们老爸一块回到住的地方,由于太累没没带换的衣服,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就去做地铁了,然后我要去刷卡,在安检的警察就让我等一等,然后我就想:包也过安检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当时也有点小紧张,他笑着让我出示一下身份证,还好身份证随身携带,旁边的姐姐随手记下来,然后就通过了。这事告诉我,在警察面前一定要穿的靠谱点,至于这张脸善不善都是自然灾害不可更改了。

在这个工地的锅炉施工大约进行了一个月,后来由于成绩快下来了,然后我就跟哥们一块相约回家填志愿了。

当时赚多少钱已经记不清楚了,这算是第一次独立的打工体验吧,也是第一次认识一个北京。